
掃一掃加入微信交流群
與考生自由互動、并且能直接與專業老師進行交流、解答。
單項選擇題
1.
1517年在德意志倡議宗教改革的是( )
A.馬丁·路德
B.卡爾文
C.麥哲倫
D.布魯諾
2.
在太陽系九大行星中,與地球相毗鄰的是( )
A.水星、金星
B.木星、火星
C.水星、木星
D.金星、火星
3.
下列大洲中,糧食產量最大的是 ( )
A.北美洲
B.亞洲
C.南美洲
D.歐洲
4.
下列哪一項不屬于俄國1861年改革的內容 ( )
A.農奴可以得到份地
B.份地的大小由地主決定
C.農奴成為“自由”的人
D.工場主可以購買農奴
5.
二戰后脫離英國殖民統治獨立的是( )
A.阿爾及利亞
B.緬甸
C.希臘
D.古巴
6.
歐洲西部的地理特征有 ( )
A.冰川地貌分布較廣
B.氣候南北向差異大,東西向無明顯差異
C.河網稀疏,水量充沛
D.人口密度自西向東銳減
7.
巴黎和會上,提出建立國際聯盟建議的是( )
A.勞合·喬治
B.克里孟梭
C.威爾遜
D.張伯倫
8.
亞馬孫河流域的常年降水類型屬于( )
A.地形雨
B.對流雨
C.鋒面雨
D.臺風雨
9.
下列有關《天朝田畝制度》的敘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定都天京后頒布
B.是太平天國的革命綱領
C.主要規定了分配土地的制度
D.提出的理想符合社會發展規律
10.
西域正式歸屬中央政權始于( )
A.東漢
B.西漢
C.秦朝
D.三國
11.
我國夏季氣溫最低的地區是 ( )
A.青藏高原
B.黑龍江省
C.內蒙古高原
D.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12.
我國最低的洼地是 ( )
A.青海湖湖底
B.艾丁湖湖底
C.吐魯番盆地
D.洞庭湖湖底
13.
制成中國第1臺蒸汽機的是( )
A.徐壽和李善蘭
B.詹天佑和馮如
C.徐壽和華蘅芳
D.李善蘭和嚴復
14.
下列地點中,物體水平運動方向向右偏轉且偏向最大的是 ( )
A.北京
B.香港
C.悉尼
D.巴西利亞
15.
鴉片戰爭成為中國近代史開端的主要依據是它使中國的 ( )
A.社會主要矛盾發生了變化
B.社會性質發生了變化
C.革命任務發生了變化
D.革命性質發生了變化
16.
成因與風帶、氣壓帶位置的季節移動有關的氣候類型是( )
A.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
B.亞熱帶季風氣候、地中海氣候
C.熱帶雨林氣候、溫帶海洋氣候
D.薩瓦納氣候、熱帶季風氣候
17.
小明1986年10歲時第1次觀察到著名的哈雷彗星,當他第二次再看到哈雷彗星時,他 的年齡應該是 ( )
A.86歲
B.36歲
C.45歲
D.20歲
18.
一戰中,英法對德作戰的戰線是在歐洲的 ( )
A.西線
B.東線
C.北線
D.南線
19.
“四面楚歌”這一成語出自 ( )
A.垓下之戰
B.城濮之戰
C.巨鹿之戰
D.淝水之戰
20.
下圖是“世界能源消費構成的變化圖”,圖中曲線A、B、C、D代表的能源依次是 ( )
A.煤炭、石油、天然氣、水能和原子能
B.水能和原子能、天然氣、石油、煤炭
C.天然氣、水能和原子能、煤炭、石油
D.水能和原子能、天然氣、煤炭、石油
21.
外力侵蝕作用形成的地形有 ( )
A.塔里木盆地的環狀結構
B.峽灣地形
C.渭河平原
D.長江中下游平原
22.
法國資產階級革命中,被處死的國王是( )
A.查理一世
B.路易十五
C.查理二世
D.路易十六
23.
下列選項中,全部屬中于城市環境污染的是( )
A.生活污水、交通擁堵、光化學煙霧
B.生活垃圾、酸雨、地下水位下降
C.生活污水、噪聲、光化學煙霧
D.生活污水、生活垃圾、住房擁擠
24.
我國播種面積最大的油料作物,主要分布在 ( )
A.華北平原
B.珠江三角洲
C.河西走廊
D.長江流域
25.
中國第1個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綱領是 ( )
A.《天朝田畝制度》
B.《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C.新三民主義
D.中共民主革命綱領
26.
非洲人口最多的國家和最大城市分別是( )
A.埃及、開羅
B.埃及、約翰內斯堡
C.尼日利亞、約翰內斯堡
D.尼日利亞、開羅
27.
林肯頒布的重要文獻是 ( )
①《獨立宣言》②《人權宣言》③《宅地法》④《解放黑人奴隸的宣言》
A.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②③④
28.
國民革命軍北伐的主要目的是( )
A.將革命推向全國
B.將國民政府遷到武漢
C.解放全國最大城市天津
D.消滅軍閥陳炯明
29.
下列各組概念,按由大到小從屬關系排列的是 ( )
A.總星系一銀河系一河外星系
B.水資源一淡水資源一冰川
C.地殼一地幔一巖石
D.外力作用一地質作用一風化作用
30.
下列哪一項不屬于新經濟政策的內容 ( )
A.實行固定的糧食稅
B.實行全面沒收私人資本
C.實行國家資本主義
D.實行商品買賣
31.
一戰后,下列哪些國家的革命運動中,曾成立了蘇維埃共和國 ( )
①德國 ②土耳其③印度 ④匈牙利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②④
32.
臺灣主要的農林產品為 ( )
A.稻米、椰子、可可、樟腦
B.甘蔗、菠蘿、稻米、樟腦
C.茶葉、甘蔗、桐油、稻米
D.咖啡、棉花、茶葉、小麥
33.
19世紀晚期埃塞俄比亞抗意戰爭的領導人是 ( )
A.馬赫迪
B.孟尼利克
C.全璋準
D.查巴塔
34.
我國現有的經濟特區是( )
A.天津、廣州、河南、香港、澳門
B.深圳、珠海、汕頭、廈門、海南
C.天津、海南、香港、澳門、廣州
D.天津、深圳、海南、香港、澳門
36.
羅斯福新政的主要特點是 ( )
A.國家干預經濟生活
B.保持資本主義“自由企業制度”
C.緩和階級矛盾
D.提倡自由競爭
37.
俄國二月革命的性質是 ( )
A.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
B.資產階級革命
C.民族解放運動的組成部分
D.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38.
位于我國地勢第二階梯上的地形區是( )
A.長白山脈、云貴高原
B.天山山脈、柴達木盆地
C.陰山山脈、吐魯番盆地
D.武夷山脈、四川盆地
39.
中共確定全面抗戰路線的重要會議是 ( )
A.遵義會議
B.瓦窯堡會議
C.洛川會議
D.西柏坡會議
40.
我國《森林法》、《水法》的頒布屬于( )
A.國土開發
B.國土整治
C.國土規劃
D.國士管理
材料分析題
1.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本宣言簽字國對于1941年8月14日美利堅合眾國與大不列顛和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所做聯合宣言稱為大西洋憲章,內所載宗旨與原則的共同方案也已表示贊同。
——摘自1942年1月《華盛頓共同宣言》材料二1942年4月,羅斯福給丘吉爾的信:你我兩國人民要求開辟一個戰場,以便卸下俄國人肩上的壓力……即使還沒有得到全盤成功,這畢竟是一個巨大的收獲,必須實施這個計劃。
材料三1942年5月,丘吉爾在給蘇聯的《備忘錄》中寫道:我們正在為1942年8月或9月登陸一事進行準備……事前很難預料到,到時候能否具備實現登陸的條件。因此,我們無法在這方面作出許諾。
材料四1942年8月,斯大林給丘吉爾的《備忘錄》中寫道:1942年在歐洲組織第二戰場是莫洛托夫(蘇聯外長)在倫敦逗留期間早已決定的……我們還了解到組織第二戰場的目的是使東線德軍撤往歐洲……英國政府拒絕在1942年開辟第二戰場……我和我的同事們認為1942年存在著開辟第二戰場的最有利條件。
一以上三則材料均摘自《丘吉爾》
回答:
(1)對1942年開辟第二戰場問題,羅斯福是何主張?為什么?丘吉爾是何態度?目的是什么?
(2)斯大林為什么主張在這一年開辟第二戰場?他所說的“有利條件”是什么?
(3)以上三人誰的說法符合或不符合材料一的精神?為什么?
2.
讀工業布局示意圖,回答。
(1)圖中方格數字①代表的內容是 。
(2)若A代表原料,B代表燃料,那么C應代表__________,D應代表__________,E應代表__________。
(3)從環境因素出發,工業布局既要注意__________效益,也要注意__________效益和社會 效益。
(4)分析影響下列工業部門分布的主導因素是什么?
①甘蔗制糖廠__________;②面包廠__________;③有色金屬冶煉廠__________。
3.
閱讀F列材料:
直至那時(指甘地開始領導印度國大黨時),只有兩種辦法可供選擇:僅僅是討論和通過決議,要不然就是采取恐怖活動。這兩種辦法現在都不用了……一種新的行動技巧開展了;它雖然完全是和平的,可是它包含著絕不屈服于那認為是錯誤的事情,因此就得甘心忍受由此而生的痛苦與災難。……甘地認識到英國的統治主要是依靠恐怖、威風、民眾的合作(不論是心愿的或非心愿的),以及那些依靠英國的統治而持有特權的階級,因此甘地就對這些基礎加以攻擊。——丁?尼赫魯《印度的發現》
回答:
(1)上文中提到的一種“新的行動技巧”指什么?其突出特征是什么?
(2)一戰后,甘地是如何運用這一“技巧”對英國的統治基礎“加以攻擊”的?
(3)這一“技巧”的運用有何作用?
4.
讀部分緯度大氣環流示意圖,回答。
(1)圖中A處是__________氣壓帶,C處是__________氣壓帶,B、C之間是__________風帶。
(2)B、C兩處比較,晝夜溫差大的是__________處,原因是__________。
(3)圖中A處的降水以__________雨為主,C處的降水以__________雨為主。
(4)B處大陸東岸與大陸西岸比較,降水比較豐富的是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
(5)1月份,由于海陸分布的影響,A、B、C三處中,__________處的氣壓帶被分裂成高、低氣壓中心。其中,對我國影響最大的高壓中心名稱是__________,在其影響下,我國廣大地區的氣候特點是__________,可能出現的災害性天氣有__________。(至少列舉三種)
論述題
1.
簡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擴大、轉折和結束的重大事件。
2.
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共為鞏固人民政權進行了哪些重大斗爭?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何 時確立,其標志是什么?
成人高考院校專業指導專屬提升方案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轉載請注明:文章轉載自 其它本文關鍵詞:
安徽成考網申明:
(一)由于各方面情況的調整與變化本網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敬請以教育考試院及院校官方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注明信息來源為其他媒體的稿件均為轉載體,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內容與版權問題等請與本站聯系。聯系方式:郵件[email protected]
關注公眾號
服務時間08:00-24:00免費課程/題庫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