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掃一掃加入微信交流群
與考生自由互動、并且能直接與專業老師進行交流、解答。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題。
田單將攻狄,往見魯仲連。魯仲連曰:“將軍攻狄,不能下也。”田單曰:“臣以即墨破亡余卒,破萬乘之燕,復齊之墟,夸攻狄而不下,何也?”上車弗謝而去,遂攻狄,三月不克。田單乃懼,問魯仲連曰:“先生謂單不能下狄,請聞其說。”魯仲連曰:“將軍之在即墨,坐則織蕢①,立則丈插②,為士卒倡日:‘無可往矣!宗廟亡矣!魂魄喪矣!歸何黨③矣!’當此之時,將軍有死之心。,士卒無生之氣。聞若言,莫不揮泣憒臂而欲戰。此所以破燕也。當今將軍東有夜邑④之奉,西有淄上⑤之娛,黃金橫帶,而馳乎淄、澠⑥之間,有生之樂,無死之心.所以不勝者也。”田單日:“單之有心,先生志之矣。”明日乃厲氣循城,立于矢石之所廈,援艷垃之,狄人乃下。
【注】①織蕢(kul):編織草筐。②丈插:用鍬挖土。③黨:親族。④夜邑:田單的封地。⑤淄上:淄水上游。⑥澠( shéng):澠水。
1.用現代漢語寫出文中畫線文字“上車弗謝而去,遂攻狄,三月不克。田單乃懼,問魯仲連曰:“先生謂單不能下狄,請聞其說。””的大意。(5分)
答案:上了車沒告辭就走了,于是就率兵攻狄,三個月沒有攻克,田單這才害怕了,去問魯仲連:“先生說我不能攻下狄地,懇請聽聽您的說法。”(意思相近即可)
2.田單當年破燕復齊,而今攻狄不克,前后的臨戰心態各是怎樣的?(用文中語句作答,4分)
答案:破燕復齊的臨戰心態:“將軍有死之心,士卒無生之氣”。攻狄不克的臨戰心態:“有生之樂,無死之心”。
3.從文中看田單攻狄之前和“攻狄不克”之后,對魯仲連的態度有什么不同,(6分)
答案:攻狄之前:拜見魯仲連,征詢看法,對他的話不以為然,不辭而別;“攻狄不克”后:虛心求教,接受批評,心悅誠服。(意思相近即可)
閱讀下面這首詩,回答問題。(6分)
新城道中
蘇軾
東風知我欲山行,吹斷檐間積雨聲。
嶺上晴云披絮帽,樹頭初日掛銅鉦。
野桃含笑竹篙短,溪柳自播沙水清。
西崦人家應最樂,煮芹燒筍餉春耕。
【注】鉦( zhēng;):古代行軍時用的打擊樂器。西崦(yān):西山。
4.第二、第三兩聯寫景各用了什么修辭方法?寫景的角度有什么不同?(3分)
答案:第二聯寫景,用了比喻的寫法;第三聯寫景,用了擬人的寫法。第二聯寫野外遠景,第三聯寫農家近景。(意思相近即可)
5.首聯尾聯各抒發了怎樣的情感?(3分)
答案:首聯抒發了樂觀豁達的情懷,尾聯抒發了對農家生活的贊美之情。(意思相近即可)
蜀賈三人,皆賣藥于市。其一人專取良,計入以為出,不虛價,亦不過取贏①。一人良不良皆取焉,其價之貴賤,惟買者之欲,而隨以其“良”、“不良”應之。一人不取良,惟其多,賣則賊其價,請益則益之,不較②;于是爭趨之,其門之限③,月一易,歲余而大富。其兼取者,趨少緩,再期④,亦富。其專取良者,肆⑤日如中宵,旦食而昏不足。
郁離子見而嘆日:“令之為士者,亦若是夫!昔楚鄙⑥三縣之尹⑦三:其一廉,而不獲與⑧上官,其去也,無以僦⑨舟,人皆笑,以為癡。其一擇可而取之,人不尤⑩其取,而稱其能賢。其一無所不取,以交于上官,子吏卒而賓富民,則不待三年,舉而任諸綱紀之司,雖百姓亦稱其善,不亦怪哉!”
[注]①贏:利潤。②不較:不計較。③限:門檻。④再期:兩年。期,周年。⑤肆:店鋪。⑥楚鄙:楚國的邊遠地方。⑦尹:此指縣官。⑧不獲與:不被賞識。⑨僦(jiù):租賃,雇用。⑩尤:指責,怪罪。
6.用現代漢語寫出文中畫線文字“其一無所不取,以交于上官,子吏卒而賓富民”的大意(5分)
答案:“其中一個,橫征暴斂,無所不貪,用索取的錢財,賄賂上司,他像對兒子一樣對待下屬吏卒,像對待賓客一樣地對待富家。”(意思對即可)
7.用文中的話回答下面的問題(6分)
世人對“楚鄙三縣之尹”的態度各自是:
答案:世人對“三縣之尹”的態度是:其一“人皆笑,以為癡”;其一“人不尤其取,而稱其能賢”;其一“百姓亦稱其菩”。
8.郁離子將“蜀賈三人”與“三縣之尹”這樣對比意在說明什么?(4分)
答案:當時的社會現實是,奸商與貪官沒有區別。大奸大富,小奸小富,不好不富;大貪大富,小貪小富,不貪不富。(意思相近即可)
閱讀下面這首詩,回答問題。(6分)
村行王禹傅馬穿山徑菊初黃,信馬悠悠野興長。
萬壑有聲含晚額,教峰無語立斜陽。棠梨葉落胭脂色,養麥花開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悵,村橋原樹似吾鄉。[注]晚籟:這里指傍晚時自然界發出的聲音。
9. 首尾兩聯,哪一聯是敘事?哪一聯是抒情?(2分)
答案:首聯敘事,尾聯抒情。
10.第二聯和第三聯寫景狀物各有什么特點?(4分)
答案:第二聯:從動與靜(或“有聲”與“無語”)的對比中寫“萬壑”與“數峰”的神態;第三聯,從色與香的比照中寫“棠梨”和“蕎麥”的神韻。(意思相近即可)
成人高考院校專業指導專屬提升方案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轉載請注明:文章轉載自 其它本文關鍵詞:
安徽成考網申明:
(一)由于各方面情況的調整與變化本網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敬請以教育考試院及院校官方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注明信息來源為其他媒體的稿件均為轉載體,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內容與版權問題等請與本站聯系。聯系方式:郵件[email protected]
關注公眾號
服務時間08:00-24:00免費課程/題庫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