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掃一掃加入微信交流群
與考生自由互動、并且能直接與專業老師進行交流、解答。
單項選擇題
1.
提出直觀性教學原則的主要依據是( )
A.學生的認識規律
B.遺忘的規律
C.學科的邏輯系統
D.教學內容的思想性
2.
在教育過程中,教師對突發性事件作出迅速、恰當的處理被稱為“教育機智”。這反映了教師勞動特點的( )
A.復雜性
B.師范性
C.創造性
D.主體性
3.
認為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傳授對實際生活有用的知識,至于學生的認識能力則無需特別訓練的觀點屬于教育史上哪種理論流派?( )
A.實質教育派
B.形式教育派
C.傳統教育派
D.現代教育派
4.
在全面發展教育中,各育是相互聯系的,但又相對獨立,各自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提供物質基礎的是( )
A.德育
B.智育
C.體育
D.勞動技術教育
5.
實施素質教育的重點是( )
A.加強德育
B.發展智力
C.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D.健康第1
6.
20世紀以后產生的資產階級“兒童學”的理論基礎之一是( )
A.實驗教育學
B.文化教育學
C.實用主義教育學
D.批判教育學
7.
人類最早的教學手段是( )
A.文字材料
B.口耳相傳
C.直觀教具
D.黑板加粉筆
8.
提出教學過程最優化思想的教育家是( )
A.贊科夫
B.巴班斯基
C.布魯納
D.凱洛夫
9.
世界上最早一部教育專著是( )
A.《論語》
B.《禮記?學記》
C.《中庸》
D.《大學》
10.
促進教學方法發展的主要因素是( )
A.社會生產力
B.政治經濟制度
C.上層建筑
D.意識形態
11.
在教學中運用教學方法時,應從實際出發隨時調整,這體現了下列哪一特點( )
A.綜合性
B.創造性
C.靈活性
D.教育性
12.
教育學
蘇聯教育家阿莫納什維利提出了合作教育學的理論。合作教育學的核心是( )
A.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合作
B.學校和社會之間的合作
C.學校和家庭之間的合作
D.學生和學生之間的合作
13.
智力技能的特點有動作對象的觀念性、動作進行的內隱性和動作結構的( )
A.展開性
B.簡縮性
C.穩定性
D.整體性
14.
根據動機的性質和社會價值不同,動機可劃分為( )
A.生理性動機和社會性動機
B.高尚動機和低級動機
C.近景性動機和遠景性動機
D.主導動機和從屬動機
15.
下列屬于韋氏智力測驗量表中的言語分量表項目的是( )
A.完成圖片
B.排列圖片
C.數學推理
D.實物組合
16.
在咨詢會談中,來訪者進行自我揭示,咨詢者給予點頭、微笑等支持反應,來訪者會傾向于進一步的自我揭示,這屬于( )
A.正性懲罰
B.負性懲罰
C.負強化
D.正強化
17.
操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徑是( )
A.練習
B.感知
C.活動
D.思維
18.
學習記憶比較長的材料,中間部分的內容記憶的效果差,是由于受到下列哪種干擾的影響( )
A.前攝抑制
B.倒攝抑制
C.雙重抑制
D.單一抑制
19.
動機水平適中,最有利于激發學習動機的理論是( )
A.成就動機理論
B.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C.成績結構理論
D.強化理論
20.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反映的人格特點是( )
A.功能性
B.穩定性
C.整體性
D.獨特性
21.
智力的核心成分是( )
A.創造能力
B.抽象思維能力
C.觀察力
D.記憶力
22.
有一位先哲說過:“一個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運。”說明人格具有( )
A.穩定性
B.獨特性
C.整合性
D.功能性
23.
構成成分為“元成分、操作成分、知識獲得成分”的智力是( )
A.組合性智力
B.經驗性智力
C.實用性智力
D.流體智力
24.
心理學
根據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學習動機水平與學習效率之間呈( )
A.“U”型曲線關系
B.倒“U”型曲線關系
C.線性關系
D.對數關系
辨析題
1.
素質教育是以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發展智力和能力為根本目的的教育。
2.
教育學
我們在制定教育目的時,既要考慮社會需要,又要考慮人的自身發展需要。
3.
考試焦慮的危害是降低學習效率和影響考試成績。
4.
心理學
知覺的對象優先從背景中區分出來的特性叫知覺的選擇性。
簡答題
1.
簡述遺傳、環境和教育在人身心發展中的作用。
2.
教師專業發展的含義是什么?教師應具備哪些專業能力?
3.
教育學
試簡析個人本位論的教育目的論。
4.
簡述氣質類型及其主要特征。
5.
簡要說明人格的特征。
6.
心理學
比較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的特點。
論述題
1.
教育學
試從教學過程的某一規律出發,評析“教師中心論”與“兒童中心論”。
2.
心理學
聯系實際分析如何教會學生調節與控制情緒。
成人高考院校專業指導專屬提升方案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轉載請注明:文章轉載自 其它本文關鍵詞:
安徽成考網申明:
(一)由于各方面情況的調整與變化本網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敬請以教育考試院及院校官方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注明信息來源為其他媒體的稿件均為轉載體,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內容與版權問題等請與本站聯系。聯系方式:郵件[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2018年成人高考《教育理論(專升本)》沖刺試卷(2)
下一篇:2018年成人高考《教育理論(專升本)》沖刺試卷(4)
關注公眾號
服務時間08:00-24:00免費課程/題庫
微信掃一掃